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依托中欧班列回程货源“俄罗斯进口商品馆”落地平谷
作者:佚名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23/10/7 12:42:31  文章录入:admin  责任编辑:admin

  【环球时报-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觉珵】继今年顺利开行北京-俄罗斯的中欧班列后,北京平谷区22日迎来区内首家俄罗斯(Russia)进口商品馆。据悉,该馆依托中欧班列回程货源,全面展示来自俄罗斯的原装食品、酒水、饮料等商品和服务,将为北京市民提供365天永不落幕的俄罗斯风情。

  俄罗斯套娃、大列巴、香肠、面粉、蜂蜜、巧克力、威士忌、咖啡、麦片、奶粉、食用盐……在22日举行的平谷首家俄罗斯(Russia)进口商品馆开馆仪式上,来自俄罗斯的产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。位于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的俄罗斯(Russia)进口商品馆占地面积1855平方米,划分为商品展销区、会客直播区、互动体验区“三大区域”。

  其中,商品展销区汇集来自俄罗斯的饮料饮品、休闲食品、生活必需品等十大品类400余种商品,让首都消费者不出国门即可享受俄罗斯特色产品;会客直播区可满足商务会客需求,同时通过直播带货、展览展示等形式,拓宽俄罗斯进口商品网络营销模式;互动体验区设有俄罗斯风味厨房、儿童手工制作区,消费者可以亲手制作具有俄罗斯特色的简餐、手工艺品。

  今年以来,平谷区在位于马坊镇的京平综合物流枢纽,先后开行了两列北京-俄罗斯的“中欧班列”,开辟了中国与俄罗斯贸易的新通道。“俄罗斯(Russia)进口商品馆开馆标志着中欧班列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和服务落地开花,我们相信,随着深化与沿线国家商贸文旅融合发展,还将有更多国家的商品集聚平谷,尽展‘一带一路’风情。”平谷区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 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1-8月,中俄贸易额超过1551亿美元,同比增长32%。其中,中国自俄罗斯进口额达832.97亿美元,增长13.3%。俄罗斯媒体此前分析认为,中俄贸易合作不断向前推进,显示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,俄罗斯的面粉、牛肉、酒类、冰淇淋等产品正获得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青睐。

  除将打造为“高颜值”和“好味道”的俄罗斯商品聚集地,俄罗斯(Russia)进口商品馆也将围绕休闲新时尚,举办俄罗斯音乐会、艺术油画展、艺术品展览等丰富多彩、独具地方特色的活动。

  今年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十周年。据悉,平谷区将以俄罗斯(Russia)进口商品馆开馆为新的起点,持续深化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,激发双边多边经贸潜力,推动对外贸易热起来、火起来,展现“商旅于途、舶交海中”的繁荣场景。与此同时,策划举办俄罗斯音乐会、艺术油画展、国际体育赛事等系列丰富多彩、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,让广大市民身临其境感受俄罗斯风情,体会中俄人文交流和文化交融带来的绚丽和激情,书写“文明互鉴、民心相通”的时代华章。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