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 网站首页 | 食品新闻 | 食品安全 | 食品技术 | 食品行情 | 食品政策 | 文章中心 | 图片中心 | 
您现在的位置: 食品新闻网 >> 食品技术 >>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
卫龙上市以及河南大食品产业的新征途           ★★★ 【字体:
卫龙上市以及河南大食品产业的新征途
作者:佚名    食品技术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22/12/27    

  12月15日上午9时30分,漯河建业福朋喜来登酒店中原厅内一片热闹祥和,伴随着一声锣鸣,卫龙(证券代码:正式宣告港交所上市,坐稳资本市场“辣条第一股”。

  至此,继双汇发展(证券代码:000895)在深交所上市24年之后,中国食品第一名城漯河,终于迎来了又一家食品行业龙头上市企业。

  根据此前发布的公告,卫龙此次上市最终确定的每股发售价为10.56港元。上市首日,公司开盘价报10.200港元/股,约有2.7万名投资者成功打新。从当日走势上看,股价盘中一度冲高至10.780港元/股,但尾盘最终收跌5.11%。

  根据流程,一个公司想要在香港IPO上市,一般要经过递表、聆讯、路演、招股、公布配售结果、暗盘交易、正式上市等七个环节。这其中,非常重要也是外界普遍关注较多的是聆讯阶段,即上市委员会对企业进行全面评估。通常通过聆讯后几天内企业就会进行招股,意味着公司距离上市只有一步之遥。

  然而,卫龙冲击上市的第一步就遭遇挫折。2021年5月12日,卫龙第一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。按照规则,超过6个月未获批,其招股书就会自动呈现失效状态,需要递交新的财务资料。同年11月12日,在上市材料失效的前一天,卫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,并于11月14日第一次通过上市聆讯。

  不过此次通过聆讯后直至2022年5月上市申请材料失效,卫龙上市都未有新的进展。随后公司再一次递交申请,并于6月27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。但其却第二次停在了一步之遥的前面。

  有业内人士分析,卫龙多次通过聆讯却未招股存在两种可能性,一种是前两次通过聆讯时港股行情不好,企业怕影响上市股价,推迟上市以待更好的市场;另一种是卫龙食品存在产品单一、成长性有限的情况,可能无法吸引到足够的投资需求。

  事不过三。今年 11月23日,卫龙第三次通过了港交所上市聆讯,并进而终于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。

  在当天的上市仪式上,卫龙董事长刘卫平表示:“今天的敲锣仪式是卫龙成长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,是过往成绩的总结,更是全新篇章的开始。今后,卫龙将以崭新的面貌继续前行,作为辣味休闲食品的龙头企业,卫龙有责任、有义务,推动行业持续、稳定、健康的发展,早日将中国美味带到世界各地。”

  刘卫平能讲出这番话自然是有底气的。根据卫龙更新的聆讯资料,其2019年、2020年、2021年的总收入分别为33.85亿元、41.2亿元、48亿元,这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.58亿元、8.19亿元和8.27亿元。

  卫龙在2019年至2021年的总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.1%,超过国内休闲食品行业同期的4.2%。从盈利能力来看,尽管2021年净利润率达有所下降,为17.2%,仍远高于2021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约10%的平均净利润率。

  至于2022年上半年这六个月,卫龙亏损2.61亿元。卫龙对此的解释是,主要系产生了一次性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,若扣除这部分非经常性损益,卫龙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4.25亿元。

  在市场份额上,卫龙这些年更是一骑绝尘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,按2021年零售额计,卫龙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,市场份额达到6.2%,是第二大企业的3.9倍,超过第二名至第五名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。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中的市场份额,同样均排名第一。

  但是,与这些亮眼的数据相对比的是,卫龙在成功上市后,并未受到资本的狂热追捧,不仅首日即遭破发,而且股价连跌三日。

  截至12月19日收盘,卫龙的股价跌至每股8.85港元,总市值为208.08亿港元(折合人民币约186亿元)。尽管至12月23日收盘,股价升至每股9.35港元,但相较一年多前的估值高峰时的600亿元,卫龙在资本市场的价值仍已缩水超六成。

  究其原因,除了港股破发已成常态化(2021年港股共计有97只新股上市,上市首日破发的高达44只,破发率45%,2022年虽有所好转,但仍有35%的新股首日破发),以及整体股市疲软等因素,更重要的原因是卫龙“一招鲜吃遍天”的故事在二级市场缺乏吸引力。

  首先,卫龙目前一家独大的局面改变不了辣条行业进入门槛低的事实。卫龙能做的,三只松鼠、良品铺子、金丝猴等企业基本上也能做。更别说同为有着口碑积淀的辣条老品牌麻辣王子,甚至比卫龙更早一步成立了健康面筋研发中心,对辣条的原料、味道进行升级,用制药标准的生产规范来生产麻辣条。

  其次,尽管辣条的毛利率高、市场远未饱和,但如若不重视产品升级,天花板实在有限,销量和利润也不可能永远增长下去。事实上,根据公开资料显示,今年上半年卫龙调味面制品销量为8.2万吨,较2021年同期的9.5万吨已经下降了13%。卫龙不断尝试通过涨价、高端化等策略延续增长神话,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。

  近年来,卫龙在营销上下了不少功夫。最著名的当属2016年,卫龙在iPhone 7发布会当天推出了辣条新品“Hotstrip 7”,其目的是借助苹果的高端定位以提升自身形象。可以说这一做法是成功的,但急于追求高端感带来的短时间内频繁涨价却是一把双刃剑,毕竟在产品相差不多的情况下,看似对价格不敏感的年轻人也是会在意性价比的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与每年水涨船高的营销费用相比,这些年,卫龙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却显得有些不足。招股书显示,2019-2022上半年,卫龙的研发投入分别为57.3万、337.6万、549.7万和693.4万,仅占总收入的0.3%左右,基本可以忽略不计。因此,在口味越来越刁的年轻人嘴里,辣条逐渐“不香了”也不足为奇。

  好在我们可以看到,在这次的募资用途中,约有10.0%的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活动以及提升研发能力,约8.0%将用于推进业务的数智化建设。卫龙也在试图改变。

  在完成产品品牌化后,卫龙一直致力于高端化转型。经过这么多年摸索卫龙想必明白,高价、高颜值都不是真正的高端产品,作为休闲食品,高端的核心必须是也只有是安全前提下的高品质。

  当然,本次成功上市毕竟让卫龙离“让世界人人爱上中国味”,又迈进了一步。一时破发也没有那么可怕,更重要的是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,时间将给出答案。

  同卫龙在辣味休闲食品行业的江湖地位一样,放眼全国,河南的食品产业同样优势明显。作为万亿级的优势产业,近年来,河南食品业经济总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二,早已让行业和社会面刮目相看。

  “2005年,河南食品业处于全国第5位,2006年开始,河南食品业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二,并保持多年。”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、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振杰表示。

  数据显示,2015年,河南食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603.04亿元,同比增长8.3%,首次突破万亿大关;利润总额885.05亿元,同比增长5.2%。河南食品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2%。

  河南自古就被称为“中原粮仓”。中原熟,天下足。河南用占全国1/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/10的粮食、1/4的小麦,不仅解决了本省近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,而且每年外调原粮及制成品超过400亿斤,农产品出口遍及世界137个国家和地区。2022年,河南省夏粮再获丰收,产量762.61亿斤,再次创造历史新高。

  自改革开放之初,河南一些地区就开始利用农业优势发展食品工业。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,河南终于成为了“国人厨房”。依托原材料、交通区位、劳动力等优势,作为全国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,河南贡献了全国1/2的火腿肠、1/3的方便面、1/4的馒头、3/5的汤圆、7/10的水饺,摸索出了食品产业发展新路径。

  但成绩单的背后,河南似乎一直与“食品强省”不太沾边。食品产业总体上大而不强、多而不优,精深加工占比低,呈现“大群体、小规模”的特征,这始终是摆在河南面前的现实困境。

  12月18日,胡润研究院发布《2022水肌因·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》。其中,贵州茅台以2.4万亿的价值蝉联中国食品行业最具价值企业,比去年增长10%。五粮液价值虽下跌了25%,仍以6600亿元位居第二。农夫山泉以5200亿元价值进入前三,比去年上升3位。

  而河南只有牧原、双汇、卫龙、三全4家企业进入100强。其中牧原食品以3000亿元的价值进入前十名,位列第七。这个结果与河南作为“国人厨房”的地位似乎不大相符。

  当前,随着社会消费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,以及后疫情时代的真正到来,无论B端还是C端,消费诉求变得更加多元、深入细分,河南急需推动建设由食品大省向食品强省转型升级,推动食品产业在赛道转换中创造新优势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  2021年10月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,提出到202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。今年年初,《河南省“十四五”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》正式印发实施,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绿色食品业强省的目标。

  10月26日,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河南省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(2022—2025年)》,为河南发展预制菜明确了目标:到2025年,全省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,全省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超过200家,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30家,培育预制菜上市企业5家以上。

  目前,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牵头正在研究制定《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》,实施冷链食品、休闲食品、特色功能食品、预制菜、数字赋能、品牌设计等升级行动,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链,做优粮食制品,做强肉类制品,做精油脂制品,做特果蔬制品,振兴酒业、奶业,到2025年,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,建设绿色食品业强省。

  如果要在这里挑一个近两年的热点,预制菜肯定是绕不过去的话题。近年来,随着消费升级、生活节奏加快,以及速冻锁鲜、冷链物流、信息网络等技术发展,预制菜成为食品行业的新风口,河南企业也在积极抢跑。

  据了解,三全食品在预制菜领域走上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:精准定位聚焦细分市场。一方面,三全率先推出“空气炸锅”系列产品,包含焦炸肉丸、焦炸素丸、小酥肉、烤肠等产品,为预制菜渗透到家庭厨房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;另一方面,三全顺应微波便利烹饪的趋势,推出“微波炒饭系列”,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工艺,选用耐高温可微波的包装材质,大幅提升了微波炒饭的生产效率,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,满足消费者对性价比和美味的双重需求,广受好评。

  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王瑞国认为,食品产业是朝阳产业,预制菜则是食品领域中的朝阳产业。初步统计,2021年河南省预制菜产业规模150亿元左右,规上预制菜工业企业40家。

  “预制菜一头连接田间地头,一头连接市场餐桌,能够有效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”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,作为食品工业大省、农业大省、消费大省,做大做强预制菜产业,是河南省加快食品工业优势再造和换道领跑的重大机遇和重要抓手。

  当下,郑州、新乡、漯河、南阳等地正加码预制菜赛道,做优做强做大预制菜产业,在产业基础、区位优势、政策扶持等种种利好加持下,河南有望成为行业的领导者。

  卫龙只是河南食品龙头企业的一个代表,预制菜也只是河南食品产业万马奔腾的一个缩影。

  站在年粮食产量可以养活3.8亿人口的这片河南沃土上,和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当中,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和相信,基于自然禀赋、交通区位、产业基础、人力资源、市场需求等五大优势,只要积极探索将优势产业与创新驱动、数字化转型相结合,河南食品产业定能找到新的发展机遇,真正实现从“国人厨房”到“世界餐桌”的宏伟目标。

  7.哄不好年轻人,又搅不动资本!卫龙“流血”上市后连跌三日,市值已缩水6成

  12.这里,中国1/4的馒头,1/3的方便面、1/2的火腿肠、3/5的汤圆⋯⋯

食品技术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admin 
  • 上一个食品技术:

  • 下一个食品技术: 没有了
  • 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食品技术
    没有相关食品技术
    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